全球传染病一周概况



▲点击上方图片,了解更多活动详情报名参会
摘要:
1、 31周,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呈低水平。全国未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2、 31周,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在5月下旬达到今年第一个相对高位后呈波动下降趋势,仍应注意防范呼吸道传染病。
6、非洲猴痘、霍乱、登革热、麻疹、基孔肯雅热等疫情持续中。
7、2025年5月17日至7月12日期间,印度喀拉拉邦出现 4 例尼帕病毒(NiV)感染确诊病例(含2例死亡)。
(整理自中国疾控中心)
1、中国流感监测情况
监测数据显示,本周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呈低水平。全国未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2025年第14-31周(2025年3月31日-2025年8月3日),全国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10例及以上)40起,经实验室检测,23起为A(H3N2),1起为A(H1N1)pdm09,3起为A型(亚型未显示),2起为B(Victoria),3起为混合型,2起为流感阴性,6起暂未获得病原检测结果。
2、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
2025年第31周(2025年7月28日—8月3日),全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占门急诊就诊总数的比例(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3.3%;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前三位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13.6%)、肠道病毒(5.7%)、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均为3.8%);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前三位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6.3%)、新型冠状病毒(4.4%)、鼻病毒(4.3%)。
表 第31周呼吸道样本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

注:“+”表示本周特定病原体检测阳性率数值较上周增加;“-”表示本周特定病原体检测阳性率数值较上周下降。
当前,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在5月下旬达到今年第一个相对高位后呈波动下降趋势,仍应注意防范呼吸道传染病。
3、基孔肯雅热疫情
2025年7月27日0时至8月2日24时,广东全省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在佛山2770例,广州65例,东莞、中山各11例,深圳、江门、肇庆各6例,梅州5例,珠海、惠州各4例,潮州2例,阳江、云浮各1例。
佛山市基孔肯雅热新增病例数已连续九天下降。其中2025年8月7日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169例。
北京、湖南、湖北等地有输入病例报告。
02
(整理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
1、本周 WHO 未通报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毒病例。
2、2025年7月27日-8月2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共通报21起高致病性禽流感动物疫情事件。
表 全球动物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事件

3、流感,截至2025年7月27日。
全球范围内,流感活动维持在较低水平,甲型流感病毒仍占主导,不同半球和传播区情况有别。
南半球整体流感活动下降,但大洋洲、东南亚部分国家、热带和温带南美洲地区活动仍较高,多数国家活动稳定,东非一国略有上升。
北半球多数传播区流感活动在过去几周保持低且稳定,中非、南亚和东南亚少数国家呈上升趋势,中美洲、加勒比地区、热带南美洲、西非、东南亚部分国家流感阳性率较高,南亚部分地区超30%。甲型H1N1pdm09流感病毒在美洲、西非、中非、西南欧和大洋洲占主导,甲型H3N2在东非、南非、北欧和亚洲占主导,乙型流感在北非占主导。
4、SARS-CoV-2,截至2025年7月27日。
全球多数报告国家的SARS - CoV - 2阳性率保持稳定且处于低水平,少数国家阳性率升高(>10%)。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北非、西南欧、西亚、东亚和南亚的部分国家报告阳性率有所上升。
5、呼吸道合胞病毒,截至2025年7月27日。
在报告国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阳性率总体保持稳定且处于低水平,但温带南美洲部分国家报告阳性率有所上升。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热带和温带南美洲的少数国家报告活动水平升高,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温带南美洲部分地区活动水平超过30%。

图 全球流感与SARS-CoV-2病毒检测样本周数据及阳性率(过去12个月),蓝色代表流感,红色代表SARS-CoV-2。
03
(整理自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5年非洲主要疫情情况统计 截至2025年8月4日

04
(整理自欧洲疾控中心,2025年8月2 - 6日)
1. 2025年登革热季节性监测
截至2025年8月6日,欧洲三国报告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法国(10例)、意大利(3例)、葡萄牙(2例,位于马德拉自治区)。本周法国新增4例,分布在罗讷河口省(3例)和安省(1例)。葡萄牙马德拉地区病例可能为2024年感染。
2. 2025年基孔肯雅病毒病季节性监测
法国报告63例本地感染病例,涉及16个地方行政单位,本周新增两个集群(比利牛斯-大西洋省3例、加尔省3例),现存11个活跃集群。意大利报告2例本地感染病例,本周无新增。
3. 2025年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季节性监测
希腊(2例)和西班牙(3例)报告病例。西班牙本周新增托莱多省1例本地感染病例。希腊次发病例为医护人员,系首例接触感染。西班牙萨拉曼卡和托莱多地区存在已知病毒传播链。
4. 2025年西尼罗河病毒感染周报
欧洲六国报告病例:保加利亚、法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和罗马尼亚。意大利青年大禧年活动期间监测到173例确诊病例(含11例死亡),拉齐奥大区占104例。
5. 意大利2025大禧年活动监测
ECDC与意大利卫生机构合作开展强化监测,截至8月7日累计报告西尼罗河病毒病例173例。活动期间重点防范疫苗可预防疾病及蚊媒传染病,建议采取常规防护措施。
6. 欧盟/欧洲经济区呼吸道病毒流行病学概况
夏季呼吸道疾病就诊率维持基线水平,SARS-CoV-2传播呈上升趋势但住院/重症率低于2024年同期。建议持续监测并推进高危人群疫苗接种。
7. H5N1禽流感全球监测
柬埔寨8月7日报告1例儿童病例(接触病禽感染),全球累计990例(病死率48%)。ECDC评估欧盟/欧洲经济区人群感染风险仍为低级。
8. 麻疹欧洲疫情月度监测
6月欧盟/欧洲经济区15国报告587例,较上月下降。2025年累计6例死亡(法国2、荷兰1、罗马尼亚3)。建议加强疫苗接种和暑期旅行健康提示。
9.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月报
沙特阿拉伯新增1例(2025年累计11例,含2例死亡)。ECDC评估欧洲持续人际传播风险极低,对欧盟/欧洲经济区影响有限。
10. 波兰非霍乱弧菌感染
西波美拉尼亚省疑似霍乱病例确诊为非产毒型非O1/O139霍乱弧菌感染。波兰水域夏季常见此类细菌,经食水感染症状轻微,总体风险较低。
11. 印度尼帕病毒病疫情
喀拉拉邦2025年累计4例(2例死亡),最新密切接触者排除感染。ECDC评估欧盟公民感染风险极低,建议避免接触动物及生食污染食品。
05
WHO疾病暴发新闻
印度——尼帕病毒感染
2025年5月17日至7月12日期间,印度喀拉拉邦政府信息与公共关系部通过系列官方新闻稿通报,该邦两个行政区出现4例尼帕病毒(NiV)感染确诊病例(含2例死亡)。
尼帕病毒感染是由蝙蝠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人类通过接触受感染动物(如蝙蝠或猪)、食用被污染食物或较罕见情况下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而患病。
自1998年以来,孟加拉国、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均报告过尼帕病毒疫情。印度自2001年起多次出现感染病例,西孟加拉邦曾于2001年和2007年暴发疫情,喀拉拉邦自2018年起持续出现疫情。2018年至今,喀拉拉邦累计报告9起尼帕病毒疫情。
尽管该邦自2023年以来已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并加强感染控制措施,仍建议在保障患者持续治疗的同时,保持高度防范和监测力度。
同时应鼓励其他可能存在风险的邦继续加强检测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鉴于目前尚无获批疫苗或治疗方法,公共卫生工作应重点聚焦两方面:一是提高对风险因素的认识并推广预防措施以减少病毒暴露风险;二是在充分的重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实现早期病例识别。
目前国际疾病传播风险评估为低水平,尚无证据表明本次事件中存在尼帕病毒的国际人际传播。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