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美国神经诊断企业C2N Diagnostics宣布,其研发的PrecivityAD2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试剂获得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UK MHRA)医疗器械注册许可,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辅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体外血液检测产品。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AD筛查正式迈入“抽血即检”时代——患者无需再承受腰椎穿刺的侵入性痛苦或支付高昂的PET扫描费用,仅需一管血液即可获得早期病变风险评估
2025年3月,美国神经诊断企业C2N Diagnostics宣布,其研发的PrecivityAD2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试剂获得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UK MHRA)医疗器械注册许可,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辅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体外血液检测产品。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AD筛查正式迈入“抽血即检”时代——患者无需再承受腰椎穿刺的侵入性痛苦或支付高昂的PET扫描费用,仅需一管血液即可获得早期病变风险评估。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全球最严重的健康危机之一。当前,全球痴呆症患者已超过5000万,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1.52亿,其中60%-80%的病例由AD导致[1]。AD是一种退化性的大脑疾病,大脑内部渐进性地产生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细胞外淀粉样蛋白斑块等现象,随后大量突触流失和神经细胞凋亡,最终大脑皮层萎缩和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改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2]。临床上,早期表现为记忆障碍和认知衰退,最终严重影响行为、语言、视觉空间定位和运动系统[3]。随着患病率的上升和诊断方法的挑战,AD诊断变得尤为紧迫。
为何AD诊断迫在眉睫?
(一)社会、家庭负担加剧:在人口老龄化与患病率攀升的双重压力,社会经济负担日益明显,全球每年因AD产生的医疗、照护及间接经济损失超1万亿美元[4],中国患者年均照护成本达13万元[5]。对家庭也会有沉重的负担,全球60%的AD患者由家庭成员照护,其中80%的照料者出现中重度抑郁。
(二)传统手段局限:脑脊液检测(腰穿侵入性高)、PET成像(成本高昂)及认知评估(基层普及率低)的局限性,加剧了早期筛查的难度。
(三)诊断窗口狭窄:早期诊断(如在轻度认知障碍阶段)可为干预争取5-10年的黄金时间,而现有诊断技术往往因灵敏度不足或成本过高,导致大量患者错过这一窗口。
阿尔茨海默病的市场规模
(一)人口与患病率的双重爆炸
全球: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2023年报告,全球AD患者数预计从2024年的5162万增至2030年的7470万,并于2050年突破1.3亿。美国患者数将从2020年的620万增至2050年的1300万。
国内:《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显示,2021年,我国现存的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将近1700万,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病率、死亡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随着年龄增加不断上升,女性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约为男性的1.8倍。
(二)IVD市场的潜力
1、诊断需求激增
《2024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调查显示,超过 90% 的护理人员和公众受访者表示,如果有针对痴呆的疾病缓解治疗方法,他们会鼓励他们进行诊断。

图1. 2019年和2024年按世界银行国家收入组别划分的公众认同“接受正式诊断很有用”这一陈述的百分比

图2. 2019年和2024年按世界银行国家收入组别划分的,公众对“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改善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这一说法表示同意的百分比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市场:全球行业分析和预测(2024-2030 年)》指出,2023年,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市场规模估值为34.7亿美元,预计2024年至2030年将以12.8%的速度增长,预测期内将达到近80.7亿美元。
2、政策驱动
早在 2017 年 5 月WHO 就发布了“2017—2025年公共卫生领域应对失智症全球行动计划”,倡导各国将失智症列为公共卫生优先事项,加大对失智症防治领域的投资,提高公众对失智症的重视程度。

图 3 WHO 和 25 个国家(地区)的失智症行动计划发布时间[6]
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老年痴呆等疾病防治,并扩大AD药物和诊断项目的医保覆盖。
3. 细分市场的机会与挑战
脑脊液检测:准确率可达 90-95%,但由于其侵入性操作,患者接受度有限,目前主要是欧美国家主导的精准检测手段。
血液检测:便捷、患者接受度高,中国以“快速申报”抢占市场。
影像学与AI辅助:MRI/PET仍是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金标准,而AI技术(如深度学习算法)通过分析影像和多模态数据,可以显著提升了早期诊断效率和可及性。
尿液检测:目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准确性待验证,但因其便捷性,可作为早期公众教育工具,提升对AD筛查的意识。
03
早发现、早诊断
(一)早发现、早诊断的价值
早期诊断以及预测对于缓解 AD 患者的治疗成本、减轻社会护理负担以及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指出:“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是AD最早有临床症状的阶段,该阶段是AD早期诊断和防治最为重要的窗口期。”早在2011年NIA-AA指出,如果在AD临床前期能够发现,并开始干预,那么就可以整体推迟疾病发生至少5年。
(二)国内外体外诊断产品的技术路径
表1 脑脊液检测与血液检测对比

国内获批的AD血液检测产品数量远超FDA,但在脑脊液检测上远低于国外。国外目前在AD血检/脑脊液的产品布局可以查看附录1.检索DataMed数据库(https://cndatamed.com/data/center.html),相关AD相关的IVD产品共有63款,其中有58款试剂盒,5款质控品/校准品。详情请看附录2。按照检测样本分,在已获批的试剂盒中血液检测占到81.03%,尿液检测仅占18.97%。按照检测标志物分,β淀粉样蛋白占34.48%,磷酸化tau蛋白占34.48%,神经丝蛋白占18.97%,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占8.62%,其他检测标志物占3.45%。

图3 按照检测标志物区分,国内批准的AD检测产品构成情况
04
早诊赛道的全球竞速与中国机遇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技术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革命”:国际巨头依托脑脊液检测的精准性深耕临床确诊,而中国IVD企业以血液检测的便捷性与政策红利抢占基层市场。脑脊液检测的“准”与血液检测的“快”并非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互补的“精准诊断-早期筛查”体系。
附录1
脑脊液(来源:动脉网,FDA)

血液

附录2
β淀粉样蛋白

磷酸化tau蛋白



神经丝蛋白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其他

参考资料:
[1]Zhao L. Alzheimer's disease facts and figures[J]. Alzheimer's Dement, 2020, 16(3): 391-460.
[2]Mosconi L, Brys M, Glodzik-Sobanska L, et al. Early detec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usingneuroimaging[J].Experimental gerontology, 2007, 42(1-2): 129-138.
[3]Ahmed B O, Mizotin Maxim, Benois-P J, et al. Alzheimer's disease diagnosis on structural MRimages using circular harmonic functions descriptors on hippocampus and posterior cingulatecortex[J].Computerized Medical Imaging and Graphics, 2015, 44: 13-25.
[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lzheimer's Disease Report 2021
[5]《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白皮书》
[6]王丹,刘跃华,朱学敏,等. WHO和25个国家(地区)应对失智症行动计划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25): 3075-308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15.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